为进一步深化思政课教学改革,全面提升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吸引力,发挥全国思政课名师工作室的示范引领作用,近日,池州学院与安徽师范大学路丙辉名师工作室开展思政课集体备课活动,活动在池州学院举办。
活动以“示范课堂展实效、互学互鉴促提升”为主线,通过示范教学、科研讲座、专家研讨等环节展开。
在示范教学展示环节,安徽师范大学教师龚伟以教育家张伯苓的“爱国三问”为切入点,将百年党史中的家国情怀与新时代青年的使命担当有机贯通,引导学生深刻理解“爱国不是口号,而是行动”的深刻内涵。安徽师范大学范敏老师以“两山论”解码生态文明建设之道的进行了教学展示。如何讲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论课,安徽师范大学沈燕培老师从坚持问题导向与目标导向相统一,故事讲述与理论阐释相融合,促进线上资源与线下课堂相联动三个层面进行了阐释。
在科研讲座环节,安徽师范大学路丙辉教授作了题为《国家社科基金申报的四维密码》专题报告。报告围绕选题、形式、内容与支撑四个方面,系统解析了申报书撰写的核心要义。尤其要精选高水平前期成果、权威文献及国内外前沿资料,强化课题的学术积淀与创新潜力。
在深度研讨环节,池州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鲍红信认为思政课质效的提升要着力从三个层面展开:一是以现实关照引发学生共鸣,用“中国之治”回应青年学生关切的“时代之问”;二是以话语创新活课堂,善用“网言网语”“青言青语”推动教材话语转化,让党的创新理论从指尖走入学生的心尖;三是以情感浸润促转化,通过沉浸式教学、案例式教学与互动研讨,推动学生从“被动听讲”转向“主动求解”,让思政课既“润心田”更“铸魂脉”。
本次开展的跨校集体备课活动,践行了“大思政课”建设的理念,为高校思政课教师搭建了共研教学之道、共谋育人之策的平台,为思政课改革创新提供了可借鉴的实践样本。下一步双方将围绕课程建设、师资培养、资源共享等领域开展常态化交流合作,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不断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
(供稿:马克思主义学院蔡圆寒、余芳芸/编辑:纪拓/审核:鲍红信)
上一条:学校举办“弘扬优良家风,担当文化使命”家风故事演讲比赛 下一条: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读书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