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研动态 >> 正文

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科研活动周”系列活动

发布日期:2025-01-17    作者:     来源:     点击:

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强化有组织科研,推进学院学科建设,提升教师科研能力,营造良好的科研氛围。根据《马克思主义学院2025年科研活动周方案》的部署,2025113-117日,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科研活动周”系列活动。

113日上午,马克思主义学院2025年科研活动周在博爱楼二楼会议室正式开幕,副院长鲍红信介绍了本次科研活动周的具体安排,内容包括多场学术报告、研讨交流以及成果汇报等。他强调,科研活动周能促进学术交流合作,推动知识更新、学科发展,助力人才培养与成果转化。这一活动不仅是提升教师科研水平、促进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更是推动学院有组织科研的重要路径。同时,他对活动期间的纪律问题也提出了明确要求,希望全体教师能够以严谨认真的态度参与到各项活动中,确保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随后,超星泛雅安徽课程研究中心副主编唐子超带来了题为AI时代智慧课程建设的价值与路径——以知识图谱、AI助教、数字教材为载体”的报告。在报告中,唐子超解析了相关文件里对智慧课程建设提出的要求,并以超星平台为依托,进行了生动直观的演示,并阐述了在AI时代,借助知识图谱构建课程体系、运用AI助教提升教学效率,以及通过数字教材丰富教学资源的重要价值与具体实现路径。讲座引发了教师的兴趣和参与科研活动的激情。

114日下午,安徽医科大学医学人文研究中心副主任杨芳教授在博爱楼二楼会议室作了题为《哲学社会科学项目选题和论证》的专题讲座。杨教授从“哲学社会科学课题类型和来源”“哲学社会科学项目的基本结构”“省级以上哲学社科项目的论证”三个方面,对哲学社会科学项目申报书的撰写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详尽的经验分享。随后,教师们就自己在项目选题和论证过程中遇到的困惑与杨教授进行了探讨和交流。

115日上午,安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严宏教授在博爱楼二楼会议室作了题为《国家社科基金申报工作的“三重视角”》的专题讲座。严教授针对2024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呈现出的新变化进行了细致解读,并从管理者视角下的国家社科基金申报工作出发,深入剖析管理者在申报工作中的关注点与侧重点,从评审者视角下解读国家社科基金申报工作,介绍评审者在审阅申报材料时的关键考量因素,还分享了本人申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文本撰写的要点与技巧。

115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于博爱楼二楼会议室开展教师科研大亮相活动。全体教师围绕项目申报、文章发表、著作出版、学术交流以及指导学生等多个维度,详细阐述了各自2025年的科研计划,内容详实、目标明确。

116日下午,安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姚宏志教授在博爱楼二楼会议室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指导和社会科学项目指导。姚院长着重从政策支持、学科方向、研究成果以及经费支持这四个方面进行了解读与分析。在活动的第二环节,姚院长针对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提交的科研申报书进行指导,提出了诸多具有建设性与前瞻性的宝贵意见。

此次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的2025科研活动周,兼具宏观层面的深度思考与微观层面的实际可操作性。活动为科研工作带来了全新的研究视角与多元的研究方法,为学院的科研发展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参考与借鉴。新的一年学院将秉持“以研促教、以教立研、教研相长”的理念,不断提升科研水平,推动学院科研实现大发展新跨越。

(供稿:马克思主义学院余芳芸\编辑:纪拓\审核:鲍红信)





下一条:我院教师参加安徽省社会学学会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暨2024年学术年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