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马克思主义学院召开了思政课质量提升专题推进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高校思政课建设标准》的要求,聚焦“守正创新、提质增效”主题,提出多项具体举措,旨在以系统化、精准化、创新化的路径推动思政课高质量发展。马院全体思政课教师参加。
会议讨论了《思政课质量提升的十条举措》。提出要深化教学改革,打造思政“金课”品牌。强调以“三全育人”为导向,从教学机制、实践育人、技术赋能等多维度发力,构建常态化学习机制,通过例会学习“思政微课堂”等强化教师理论武装与教学示范;要创新课内实践品牌,推动理论教学与实践育人深度融合;强化数智技术赋能,提升课堂吸引力与时代感。会议强调,要夯实师资根基,激活教师发展动能。推行新进教师导师制,通过教学汇报、磨课活动、省级赛事参与等路径加速青年教师成长;搭建常态化教研平台,每两周开展集体备课,每月举办“思政半月谈”以及教学展示活动,促进经验共享与创新碰撞;开展经典研读活动,深化教师理论素养,筑牢思想根基。会议要求,要拓展育人格局,构建协同育人体系。以“大思政课”理念为引领,推动育人资源整合与机制创新。推进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促进思政教育阶段衔接;深化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依托家风文化馆、齐山忠廉堂等实践基地,打造“行走的思政课”,引导学生用脚步丈量国情、用实践感悟理论;完善质量监控体系,通过领导班子每月听课、师生双座谈会、导师制等机制,动态优化教学实效。
后续,学院将进一步提高站位、优化举措、强化担当,持续探索思政课改革创新路径,努力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
(供稿:马克思主义学院蔡圆寒/编辑:纪拓/审核:鲍红信)
上一条:创新理论课堂 筑牢信仰根基——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示范公开课 下一条:马克思主义学院召开“DeepSeek”赋能思政课教学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