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下午,毛泽东思想概论教研室在博采南103教室开展了公开课活动,教研室全体教师参加,张燕老师主讲。
公开课上,张燕老师以课程第六章第一节《邓小平理论》基本的理论问题为核心,进行公开课的展示。张燕老师首先回顾了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以此为契机导入课程主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篇之作——邓小平理论。通过对邓小平理论形成过程的介绍,从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为抓手,阐明邓小平理论形成过程的三个维度。其次,以安徽省凤阳小岗村打响农村改革的第一枪为切口引向课程的主题,阐明邓小平理论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的三要素: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通过时间、空间的比较,详细地阐明本节课程的中心内容与主题思想。
在课后点评中,教师们一致认为上好思政课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做到将党的创新理论与思政课建设同步推进。要站位高、立意远,善于运用最新的案例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体现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与中国的具体实践的有机结合。要关注学生,通过热点的分享激起学生的兴趣与关注,通过课堂的互动引发学生的思考与理解,使得学生更加真实地理解思政课的理论内涵,加深对学习思政课意义的认知。
(供稿:马克思主义学院檀向群/编辑:纪拓/审核:鲍红信)
下一条:动画破壁· 案例赋能:这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让商品经济“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