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0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教师刘伟在公教楼北214教室开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公开课教学展示,围绕第四章“资本主义本质及规律”中的“商品经济和价值规律”主题展开授课。
课堂中,刘伟以通俗化、生活化的教学语言拉近学生与经典理论的距离。他从学生日常消费的“奶茶定价”现象切入,结合校园兼职打工的“时薪计算”案例,逐步拆解商品二因素矛盾及劳动力商品化的过程,动态展示劳动时间与剩余价值的转化关系,并借用“打工人”“摸鱼”等网络流行语,将抽象公式转化为可触可感的生活逻辑。
参与听课的教师们在课后研讨中充分肯定,刘伟作为青年教师,能够准确把握学生认知特点,将深奥的理论转化为具象的生活议题,展现了思政课教学创新的潜力。同时建议,未来可进一步深化课堂研讨形式,例如增设结构化的小组研讨环节,引导学生围绕“数字平台经济中的劳动形态变化”等前沿问题展开深度思辨,从而在互动中提升理论应用能力。
本次公开课是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教师培养计划的常规教学活动。学院将持续深化思政课教学质量建设,通过定期组织集体备课、开展专题教学培训、举办公开课观摩交流等方式,帮助青年教师提升教学水平,使理论教学更好地结合学生思想实际,增强思政课的针对性和亲和力。
(供稿:马克思主义学院蔡圆寒/编辑:纪拓/审核:鲍红信)
下一条: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道德与法治教研室开展期中教学观摩活动